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20年美国云租服务器的不解缘,用书香拥抱时代 | 书香杨浦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05-03 06:17: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美国云租服务器”20年美国云租服务器的不解缘,用书香拥抱时代 | 书香杨浦

提到大学路,大家立刻联想到了凸显小资气息的咖啡馆,充满烟火气的街道……但你可能不知道,大学路上还聚集着数家精致个性的书店,成就了其浓郁的书卷气。

书香与咖啡香交织成网,青春与潮流相互碰撞,一个可阅读、可游览、充满活力的人文街区跃然眼前。翻开“杨浦书香地图”,让我们一起走进悦悦书店。

早晨的伟德路格外安静,悦悦书店的主理人罗红像往常一样,推开那扇标志性的蓝色大门,开始一天的营业。

这家刚度过“两周岁生日”的书店,已经在杨浦书写了20多年的故事。

“店里这几天很热闹,请到B站UP主‘不刷题的吴姥姥’来店里办讲座,之后还要开几场‘伟大的人物’系列沙龙。”罗红一边整理书架,一边笑着说。

悦悦书店是无数复旦学子记忆中的“志达书店”,也是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新空间。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不仅是书香,更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记忆。

时光沉淀的书香记忆

悦悦书店的故事,要从2001年说起。

当时,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罗红和丈夫邹斌,在复旦周边的一家书店里租了一面书架,开始卖书。这对理工科出身的夫妻,因为对书籍的热爱,将人生轨迹转向了文化传播领域。2004年,他们转战复旦南区国权路,开了悦悦书店的前身——“志达书店”。

“那时候国权路很热闹,周边有十来家书店。”罗红回忆道,志达书店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渐渐成熟起来,承载了一代代复旦学子的青春记忆,逐渐成为复旦师生心中的文化地标。

2023年世界读书日,这家被称为“心灵净土”的书店以二人女儿“悦悦”的名字在伟德路重新启航。

走进新店,近350平方米的空间明亮而温馨。设计师巧妙地将天花板上的方块顶灯与地面深色地砖一一对应,灯光投射在地面上,宛如书籍在人心灵上的印记。保留自老店的钢琴静静立在角落,熟悉的书架隔断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老读者倍感亲切。

万余册图书以独特的动线陈列,读者可以沿着蜿蜒的“书籍长廊”漫步,在不经意间开启一场阅读的邂逅。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类目的书籍旁,摆放着与知名品牌合作的各式文创产品,为阅读体验增添了几分生活美学。

多元融合的文化客厅

悦悦书店从来不只是一个卖书的场所。在罗红看来,书店更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客厅,一个连接人与人、人与文化的桥梁。

书店的活动日历,似乎总排得满满当当。

“伟大的人物”系列讲座,带领读者走进大师的世界;复旦国学社“顶尖学者精品课”系列请来复旦大学一众教授坐镇,让智慧在书店里碰撞;樱花季的图书市集让读者在花香中邂逅好书;冬日里的围炉烤茶活动,伴着书香温暖了整条伟德路……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让书店真正成为了社区的文化纽带。

“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自己热爱,自己觉得好玩,才能把这种感受传递出去。”罗红说,读者与书店的“双向奔赴”,让悦悦书店的活动总是充满感染力。

咖啡区的设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这里,你可以点一杯咖啡,坐在窗边的位置静静阅读;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书香中畅谈人生。

“茶要细品才有味道,咖啡不同,赶时间的人拿了就走,有时间的人也可以坐下来慢慢喝。”罗红这样解释咖啡区的设计理念。

传统与创新的交响曲

作为理工科出身的书店主理人,罗红对技术创新有着天然的敏感。2005年前后,在实体书店经营得风生水起之时,她就以“悦悦图书”为名注册了淘宝店,成为上海首批线上书商。如今,店内的线上平台更加活跃,不过罗红始终坚信:“实体书店是品牌的灵魂。”

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双轨制”经营模式,让悦悦书店在数字化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线上销售数据为线下选书提供参考,形成良性循环;线下活动通过直播等方式延伸到线上,扩大影响力。

在伟德路的新店里,多功能厅配备了大屏幕,名师讲座可以同步在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直播,让更多读者能够参与其中。

这是一个与互联网移动终端共舞的时代,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必须熟悉技术。罗红所秉持的这种前瞻性思维,让悦悦书店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活力。

但创新从未以牺牲传统为代价。在选书上,书店依然保持着对优质内容的坚持;在服务上,依然注重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在空间设计上,依然追求营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种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正是悦悦书店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悦悦书店,

一个让灵魂安驻的地方。

它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诉说着,

当时代变迁,

人们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永远不会改变。

书店信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伟德路51号

🕗营业时间:10:00-21:00(周一至周日)

(责编:马上评|青岛啤酒小便事件,让人细思恐极的是什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