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营安卓vpn代理服务器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最佳回答
“安卓vpn代理服务器”新时代民营安卓vpn代理服务器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新时代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6期)
本期主讲人: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李兆前
《人民日报》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机遇,作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的重大论断,极大提振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我们要深刻领会。
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的理论政策日趋完善,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民营经济4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理论政策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从“允许”“共同发展”到“两个毫不动摇”,从“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自己人”,从“补充”“重要组成部分”到“重要基础”“重要力量”再到“内在要素”,从“指导、帮助和监督”“引导、监督和管理”到“鼓励、引导”再到“鼓励、支持、引导”,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折射出思想观念的持续解放和理论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民营经济、怎样发展民营经济等重大问题,澄清了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资本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各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标志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概括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进一步奠定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理论根基,再次表明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一定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一是规模实力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以上。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4年的95.0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63.1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从14.69万亿元提高到41.91万亿元;纳税总额从0.57万亿元增加到1.29万亿元。二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超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9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由62.4%扩大至92%以上;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05万亿元,超过了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三是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自2019年起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做到了“买全球、卖全球”。在民营企业500强中,一大批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成长起来,逐渐成为中坚力量。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机遇空间
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加快跃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些都将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机遇。一是从供给能力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日臻完善,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逐步积厚成势。二是从需求潜力看,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不仅消费规模庞大,消费结构也在迭代升级,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高品质消费需求加快释放,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和新技术应用场景潜力巨大。三是从要素禀赋看,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队伍数量充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1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这些有利条件将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无限、前景广阔。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已经逐步完备。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更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和全面安排部署。党和国家也专门创新政策落实机制,政策直达、政策普惠、免申即享、督查评估、举报核查等落实举措受到企业好评。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等政策文件的落实,以及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将会更加优化。同时,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领导机制不断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加紧制定出台,这些都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法治保障。可以说,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十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良好环境前所未有。
但也要看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有经济规律带来的周期性问题,有百年变局带来的外部环境问题,有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转型升级问题,有企业管理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问题等。这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从政企两个方面入手。从民营企业讲,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从党委政府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提高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避免出现政策“打架”“急转弯”“急刹车”等情况。要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用好政策,防止政策误读影响企业发展信心。要着力推动政策落实,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市场准入、拖欠民企账款、融资、权益维护等难点堵点问题,加大协调力度,强化落实情况督查,让好政策真正惠企利民。
案例一
“敢想、敢干、敢坚持”
讲述人: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张德强
作为一个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创业者,常有人问我,民营企业创新底气从何而来?我的答案是3个“敢”:敢想、敢干、敢坚持。
“敢想”,是把企业命运融入国家需要。
29年前,在清华大学一间实验室里,我们几个年轻人紧盯着一块发光“玻璃片”,这是中国的第一块OLED试验片。那时候,全球显示产业被外国垄断。
“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动权,凭什么不能掌握在中国手里?”我们偏要“敢想”,立志走出一条国产OLED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自主创新之路。
“敢干”,是敢于在“无人区”蹚出一条路。
我们要建设量产线的时候,有人曾劝我们,“OLED太超前,不如做成熟的LCD。”然而维信诺成立之初,就是要做改写产业格局的事。要勇攀珠峰,这边风景独好!我们立志通过自主创新、自力更生,为中国显示产业开辟一条新路。
2023年,维信诺发布了自主创新的智能像素化技术,让屏幕的寿命、亮度等性能大幅提升。我们有信心推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跃迁。
“敢坚持”,是在长跑中淬炼初心。
从实验室的小“玻璃片”,到走向世界的“中国屏”,我们已经走了20多年。一路上,我们始终紧握这3个“敢”字,没有丝毫放松。
现在,多家手机品牌客户的折叠手机都在用我们生产的柔性屏。2024年,维信诺智能手机AMOLED面板出货量全球前三,智能穿戴设备AMOLED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
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底气——敢想,所以有方向;敢干,所以有力量;敢坚持,所以永远有希望!
(赵竹青整理)
案例二
“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长出新的翅膀”
讲述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任富佳
当烹饪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面临弱化,我们该如何重新找到自身定位、守护这份人间烟火?
作为深耕厨电行业46年的民营企业,我们的答案是:苦练内功,做难而正确的事!
2010年,我们启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有干了20年的老员工说:“我们不怕工作辛苦,就怕辛苦半辈子没了价值。”
转型升级,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传统在新时代重生。转型后,我们非但没有缩减岗位,还催生了“数字化技术员”“工业数据分析师”等新工种,拥有传统手工经验的老师傅成为“数据宝藏”。
与此同时,未来工厂建成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45%,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8%,生产成本降低21%,运营成本下降15%,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
我们调研发现,消费者需要能真正解决饮食偏好众口难调、烹饪过程繁琐复杂等痛点的产品。
我们走进1000个家庭,记录他们的烹饪习惯,基于公司积累的烹饪知识库、自研菜谱和用户数据,推出AI烹饪大模型“食神”,搭建起了一套“硬件+软件+内容+生态”的整体解决方案,更好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长出新的翅膀!如今回头看,转型升级这条路,我们走对了。2024年,公司数字厨电i系列销量同比增长近6倍;截至去年底,搭载AI技术的硬件产品销售额累计超过30亿元。
正是这份“以人为本”的坚守,支撑我们苦练内功,让烹饪在科技和人文的交相辉映中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 曦整理)
案例三
“创新是桨,实干是帆”
讲述人:传化集团副总裁 徐 迅
39年前,我们靠着一口大缸、一辆自行车,生产销售液体皂,开启创业之路。如今,传化集团已经实现多元化、多品牌、全球化布局,业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变革与传承中守正创新,是民营企业基业长青的密码。
出海,是我们迈出的关键一步。
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稀土顺丁橡胶单体工厂。2024年,我们新建的12万吨产线投产,工厂年总产能达到了27万吨。
然而,在10年前,这种制作高性能轮胎的橡胶原料在国内完全依靠进口。2014年,我们的技术研发团队决心突破这个难题。2017年,第一块稀土顺丁橡胶成功下线。2020年,首创稀土顺丁橡胶柔性连续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产业化。如今,我们的稀土橡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大显身手,倒逼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持续成长和突破。
传化总部在本土,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我们通过推动企业从单一业务向多元化业务转型,建立起集团化管理体系;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全球建立了20余个生产基地和8个海外研发中心。
如今,我们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必须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时代变化:从市场驱动向科技与市场双轮驱动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企业运营方式转变,继而从长体量向提升质量转变。
站在巨人肩上,要看得更远。当前,民营企业正迎来“接班潮”。对于年轻一代的企业管理者,创新是桨,实干是帆。向着世界一流企业之列破浪前行,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王 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