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华艺术宫看印章中的“联想收购ibm服务器业务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

来源: 搜狐专栏
2025-05-01 01:02:42

最佳回答

“联想收购ibm服务器业务”到中华艺术宫看印章中的“联想收购ibm服务器业务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

从吴昌硕、韩天衡等名家传统印章作品,到光敏树脂制作的“永定门”,以及空心玻璃微珠材质喷绘雕刻而成的“徐家汇观象台”……260余枚大众篆刻作品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巡展,今天在中华艺术宫与观众见面。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所言,“在展览中看到印章材料与美感相结合的作品,千姿百态。大众篆刻走向大众,走近生活,彰显出蓬勃的创新活力,为加强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作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中轴线模型

让印章“动”起来

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展览的第一部分,从北京展览作品中精选了200余枚印章,展示北京中轴线从钟鼓楼到永定门15个核心遗产点的人文景观、建筑布局和历史文化价值。展厅内的布局,被设计成“中轴线”的路径,观众可以一路“走”过钟鼓楼、正阳门、先农坛,到达南端的永定门。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经过长时间的构思,为展览专门创作了“北京中轴线”,作品融合了中国古玺与秦印的艺术精髓,特别是印面“中”字和东西对称的构思布局,生动诠释了“北京中轴线”作为城市地理标识的历史意义。“突出中字,代表中国,‘中’字字体最早出现在周代礼器鼎上,用来寓意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过“动”起来的印章,看到多枚大众篆刻作品

在骆芃芃的展位对面,就是一件以北京天坛祈年殿为造型,采用“模块化+数字交互”创意设计的“印章”,观众透过全息棱镜装置,清晰地观赏到印记北京中轴线展览的多枚大众篆刻作品。创作者之一的石天旭介绍,这枚“印章”还可更新存储模块,切换全息影像,根据不同主题内容,结合3D打印技术,轻松更换造型、印面及边款等内容,篆刻作品在这里打破了静态呈现的传统模式。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除普通石材印章外,这个部分还有光敏树脂制作的“永定门”,琉璃材质激光刻制的“乾清宫”,光纤传像材料制作的“回音壁”,3D打印复刻“庆成宫”,碲化镉发电玻璃配合3D光敏树脂打印技术制作的“唐花坞”。当“篆刻艺术”遇到“数字时代”,印文化正以充满未来感的姿态焕发新生。

让印章“新”起来

展览的第二部分,特别邀请上海本地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等大众篆刻爱好者围绕上海红色文化、名胜古迹、历史遗产等题材创作了60余枚大众篆刻作品,融入上海本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元素。

展览的上海部分

“共产党宣言”印章光彩夺目,这枚印章是复旦大学师生在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参加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的“印记初心——大众篆刻作品展”而创意制作的。

上海展览中心印章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大众篆刻爱好者们集体创作,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北京汽博印吧大众篆刻爱好者以玻璃微珠为印材,采用汽车彩喷工艺设计制作了“上海解放纪念馆”印章,“上海解放纪念馆”位于宝山区,2006年5月建成。空心玻璃微珠材质喷绘雕刻而成的“徐家汇观象台”,黑水晶和锌合金材料激光雕刻而成的“金茂大厦”,让观众耳目一新。

让印章“多”起来

为丰富展览,北京首都博物馆的3件镇馆之宝,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伯矩鬲、班簋以及元青花凤首扁壶也将来沪参展。此外,展览还将展出2024年7月27日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北京中轴线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大会主席使用的议事槌。

北京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北京中轴线文化价值阐释专家座谈会、印说北京中轴故事——中华艺术宫大思政公开课、“印说浦江故事”暨《印记中轴文化浦江行——大众篆刻作品集》新书交流分享活动、“大众篆刻十八讲”系列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丰富多彩的大众篆刻活动。展厅内设置的文创互动体验区,观众可通过篆刻机自定义文字与图案,亲手设计、现场制作纪念印章,百余件北京中轴线主题的文创品以及限时体验的打卡集章活动,将为观众带来“可看”“可学”“可玩”的多维文化体验。总长7.8米的北京中轴线微缩景观模型,幼儿园师生创作的“北京中轴线,上海陆家嘴”主题沙画,都为展览做了更多的注脚。

巡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