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外知京东云服务器服务识分子作用 画好高校统战工作同心圆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05-01 00:59:31

最佳回答

“京东云服务器服务”发挥党外知京东云服务器服务识分子作用 画好高校统战工作同心圆

  近年来,多地高校统战部门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搭建广阔平台:引导他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把创新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支持他们建言献策,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鼓励他们服务社会,在造福人民中成就大我。《中国新闻》报记者近日采访三所高校统战部副部长,听他们讲述如何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画好高校统战工作同心圆。

  吉林大学:擦亮“统战品牌”凝聚人才力量

  4月17日,在吉林大学代表委员会客厅,一场“午间悦谈会”正在举行。参会者除了该校党委统战部工作人员,还有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教师代表。这是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打造的最新品牌活动,旨在倾听党外人士对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吉林大学以统战品牌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选育管用”工作。代表委员会客厅就是该校重点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苗艺璇介绍,该校共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近160人,他们知识层次高、影响力广、代表性强,如何更好地把这部分群体的智力优势、创新能力激发出来?校党委统战部想出了打造代表委员会客厅的好点子。学校邀请48位省市两级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会客厅常驻嘉宾,围绕学校管理、社会治理中的卡点堵点问题进行研讨和协商。吉林大学大学城,学生公寓前没有交通信号灯,出行安全有隐患;学生食堂需改造,实验室安全要升级……这些问题都在代表委员会客厅中被提出,并被推动解决。

2024年9月13日,长春市政协第一、第十二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做客吉林大学代表委员会客厅,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吉林大学供图

  “建言献策直通车”是吉林大学打造的另一个统战工作品牌。依托吉林省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吉林大学建立了从问题收集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机制。去年《吉林大学统一战线智库专报》收录提案建议84件、社情民意68份。这些建言献策紧扣当地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长白山文旅提质升级、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等。高含金量的建言背后是扎实的调研。苗艺璇介绍,吉林省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会常委、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为了撰写关于发展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建议,带着团队跑遍了该省7个县市,最终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搭建校企对接精准服务平台,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还开展了“大智明心集知献智”品牌活动。去年10月,组织30名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赴桦甸、磐石开展调研,为多家省内企业送去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在星环阀片有限公司,知联会会员们深入车间,针对该公司遇到的技术难题“把脉问诊”,并建立“专家序列”,通过“窗口私信”等方式,帮助其突破技术瓶颈。

  党外人士建功立业、履职尽责的故事被集纳起来,精心编辑后,在“吉大统战”微信公众号的“同心·风采录”栏目中发布。在苗艺璇看来,这是很好的激励,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民建吉林省委会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汽车学院自动轮智行底盘创新中心主任靳立强教授的事迹被报道后,很多人对他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了解,最终还促成了一个校企合作项目落地。长春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吉林大学吉林市研究院院长张大明教授,积极为吉林市企业攻关技术难题,通过活动宣传报道,进一步推动吉林市与吉林大学开展地校合作取得新成效。

  谈及未来的工作设想,苗艺璇称,希望借助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实现统战精准化服务。例如,在“建言献策直通车”中引入大数据分析功能,建立成果追踪系统,同时为统战成员绘制履职能力图谱。“目前已有高校启用智慧统战信息管理平台,对党外人士参加组织活动、参政议政情况进行信息挖掘和分析,还有的建成了党外人士的成长档案,从一入职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跟踪培养。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升统战工作的效率。”

  其他高校的统战工作经验也使她很受启发,上海某高校围绕某个专业领域组织党外专家团队,开展校际合作,既搞科研攻关,也为国家建言献策;北京某高校在统战工作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用微视频讲述统战历史,吸引年轻教师参与。“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开展统战工作,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统战工作中来。”苗艺璇说。

  北京化工大学:教育帮扶架“心桥”激发党外人士服务社会新动能

  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腹地的保康第一中学,最近5年高考喜报连连——该校本科上线率实现“五连升”,从2020年的48.84%一路涨至2024年的76.69%。这所草原中学巨变背后,离不开千里之外的一支帮扶力量。

  2019年7月,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统战部和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组织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等党外代表人士,对学校定点帮扶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基础教育情况进行深入考察调研。调研结束后,北京化工大学与保康第一中学签订了教育帮扶共建协议,启动了“心桥工程”教育精准帮扶项目。

  如何帮?北京化工大学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等党外知识分子为核心组建专家团队,帮助保康第一中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理念。以高校师资力量培训县中教师,听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度不小。教授们拿起高中教材集体备课,在从事教学科研之余,和当地老师一道为高考“把脉”;民盟盟员、年过花甲的张丽丹老师多次前往保康第一中学为学生们开展励志讲座,并为科左中旗全体中学化学教师做关于中学化学学科建设的专题报告,还带去北京化工大学为该校捐赠的实验仪器;北京和保康相距千里,专家团队除远赴保康,日常还通过网络视频、微信答疑与当地教师形成常态化的线上课程共建。

近年来,北京化工大学实施“心桥工程”教育精准帮扶项目,助力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第一中学提升教学质量。图为2020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专家团队在保康第一中学和英语教师研讨。北京化工大学供图

  帮扶成果在保康第一中学不断攀升的本科上线率中日益显现。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王华庆介绍,“心桥工程”教育帮扶项目是学校党委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社会的特色品牌。通过“心桥工程”教育帮扶项目,提升了帮扶地区高中教育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走进民族地区和乡村振兴主战场。专家团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极大的服务热情,学科组长均由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全校先后有超过30名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心桥工程”项目,占该校民主党派成员的三分之一。

  此外,通过项目深入实施,该校进一步提高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凝聚思想共识,提升了党外代表人士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能力,近年来多个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用。

  2023年12月,依托“心桥工程”,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统战部获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2024年1月,“心桥工程”入选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遴选的“新时代北京高校统战工作示范项目”。

  谈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王华庆称,该校将继续以“心桥工程”为抓手,做好党外人士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实效,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大学:高校统战工作“走出去” 不断扩大朋友圈

  “高校的统战工作一定要走出去。”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谭婷说。这样的感悟来自她对高校统战工作的深入思考,也离不开上海大学近年来持续加大“走出去”力度,不断扩大朋友圈的实践探索。

  “走出去”的第一步是以知联会为纽带,画好家门口的同心圆。2019年,由上海市知联会、宝山区知联会、上海大学知联会、宝钢知联会联合发起、轮值承办的宝山知音论坛启幕。宝山区当前正在经历由“钢铁之城”蝶变为“创新之城”的“北转型”,论坛聚焦转型期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汇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国企、政府部门等党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形成论坛成果,并进一步提炼成无党派界别在宝山区政协大会上的发言。论坛也促成了知联会会员企业北裕分析仪器公司与上海大学签约合作。2023年,上海大学知联会、宝山区知联会、宝钢知联会联合成立宝山知音党外知识分子专家服务团,搭建起区、校、企知联会联动合作的新平台。“上海大学知联会要发挥好学校人才高地和智库作用,引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同向同行,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地方建设汇聚强大智慧力量。”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知联会会长、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伟说。

  上海大学统战工作的足迹并未囿于申城。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速,上海大学党委统战部通过不断“走亲”,走出同心“邻里”情,也进一步延伸了统战工作的触角。上海大学侨联与台州市侨联通过互访建立密切合作,建成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协助高校专家将科研成果对接台州市的企业技术和产品生产,取得丰硕成果;2024年11月,共建长三角留学生企业产学研平台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上海留学生企业协会、温州市留学生创业协会、上海大学侨联和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留学生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圈。上海市侨联常委、上海大学侨联主席、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毛雁冰表示,这样的合作不仅顺应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及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同时也能进一步赋能上海大学高科技人才培养。

2023年3月25日,由浙江省侨联、台州市人民政府、上海大学主办的“创业中华·智造台州”——高校海归创新创业科技成果洽谈会暨2023AIGC与元宇宙创新创业创作大赛系列活动在台州举行。图为活动现场进行的上海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仪式。上海大学供图

  在嘉善、扬州等长三角地区,上海大学通过统战搭台,在科技、人才、教育、文化艺术、乡村振兴等方面与当地深入开展全方位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高校的统战工作一定要走出去,不仅要走向所在的城市、走向社会,还要走向国家战略的中心。”谭婷说道。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与各地统战部门合作,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也是一支可联合的重要力量。2024年11月,由民盟上海市委会、上海大学主办的第十一届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和美乡村,城乡融合”为主题,探讨费孝通学术思想与和美乡村建设深度结合的具体路径,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此前几届活动先后在浙江芝英镇、三门、江苏吴江举办。以品牌活动为依托,聚焦长三角区域产学研合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推动首发经济、银发经济,鼓励中小企业和高校充分合作等提案。“高等学校民主党派的发展,一定要发挥大家的专业特长,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提案,有效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上海市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会常委、上海大学科技合作处处长焦正说。

  2023年,上海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上海大学基地揭牌,致力打造统一战线研究与实践一体化的智库型平台,服务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实践创新。

  展望未来,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曹为民表示,如何发挥高校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在服务中心大局上进一步凸显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是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着眼点。(完)(《中国新闻》报记者刘军报道)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