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托育圈、全周期守护服务!双线服务器怎么配置万里街道让生育友好成为生活实景
最佳回答
“双线服务器怎么配置”15分钟托育圈、全周期守护服务!双线服务器怎么配置万里街道让生育友好成为生活实景
2025年5月15日是第32个国际家庭日。为积极营造关心和支持家庭生育养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在“5.15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普陀区万里街道开展了一场用身体“阅读”的奇妙亲子会。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万里街道香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亲子沙包运动会热闹开场,15组亲子家庭一同开启“故事冒险”的奇妙旅程。捧着毛毡缝制的卡通沙包,孩子们跟着绘本老师模仿袋鼠跳跃的动作。当故事讲到“沙包雨”片段时,空中突然飘起彩色布艺沙包,父母们张开双臂接住从天而降的“雨滴”,孩子们咯咯笑着钻过爸爸们搭起的“人形拱桥”。
这样的亲子活动,在万里街道,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社区生育友好的日常实景。作为全市首批构建生育友好型社区的试点,万里街道持续织密服务网络、创新支持模式,打造从生产到养育的全流程守护服务,让“生养焦虑”转化为切实可感的民生温度。
精准服务助“好孕”
“在生育咨询门诊,我们得到了全套的孕前生育指导!”今年36岁的何女士与丈夫新婚不久,一直想要孩子。两人来到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生优育咨询门诊。门诊医生对其饮食、锻炼等方面进行了孕前指导,并建议何女士要控制体重。每月近排卵期,医生还会建议何女士进行彩超下卵泡监测检查,判断排卵时机,给予生育指导和心理辅导。
优生优育咨询门诊
万里街道的优生优育咨询门诊,打造了覆盖婚、孕、产、育的服务体系。为育龄人群提供备孕健康指导、优生优育指导、不孕不育防治、生育力评估等服务,建立从优生咨询到妊娠随访的全程闭环管理;创新推行婚孕保健一体化服务,将婚前医学咨询与孕期健康管理无缝衔接,早孕建档即享艾滋病、梅毒、乙肝免费筛查及规范干预。同时,依托专业妇儿团队开展孕产期保健、高危妊娠动态监测及产后康复指导,定期举办优生知识讲座与互动课堂,帮助育龄女性掌握科学孕育技能。通过“预防-筛查-干预-宣教”四维联动,筑牢母婴安全屏障,让优生优育服务更贴心、更可及。
弹性空间破解“带娃难”
早上10:30点,在交暨路193弄的社区宝宝屋里,3岁的童童正跟着志愿者学画小苹果。她的奶奶秦阿姨刚买完菜,顺路接她回家。“以前我们带着她去菜场、去医院,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有了宝宝屋,也解放了我们这些带娃一族。”秦阿姨说,早上送孩子到宝宝屋,她还可以和小姐妹去跳跳操了。
社区宝宝屋
这样的家门口托育服务已经在万里街道多点布局。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张“15分钟托育圈”地图:3处社区“宝宝屋”呈三角形分布,覆盖辖区所有居民区。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的同时,万里街道还积极打造全市首创零工市场“生育友好专区”,联动盒马、饿了么等企业开发弹性岗位10余个;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获评市级生育友好型用人单位,提供母婴护理、电商运营等灵活岗位6个。
在盒马超市,宝妈林女士正在整理货架。“这里的下班时间正好方便我去接孩子。离家近,非常方便。”“我们调研发现,大部分的双职工家庭最焦虑接送看护问题。”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提供生育友好岗位,街道还整合资源开设“爱心暑托班”,全市首创新就业群体子女专班,四期服务638名小学生。在香泉社区“共享课堂”,孩子们正在听轨交20号线施工单位的工程师,讲述建造原理。“原来我们平时坐的地铁是这样造出来的呀。”五年级学生怡怡向记者展示她的笔记:“这周我们还学了火山爆发原理,下周要观察蚕宝宝蜕变!”
文化浸润重塑婚育观念
“宝宝特别喜欢那个发芽的‘万小宝’,问我是不是所有小朋友都从种子变来的。”在万里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带着女儿来参加活动的孙女士指着一个嫩绿芽苗的卡通形象“万小宝”说,这个以种子为原型的IP形象,已成为生育友好的文化符号。
社区“共享课堂”
万里街道还运用“线上+线下”双轨宣传,依托新媒体平台,发布婚育新风推文;利用社区电子屏,宣传新型婚育文化。持续举办“5.15国际家庭日”系列主题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生育观,推动生育友好理念深入人心,让“共同育儿”理念在欢笑声中落地生根。“以前总觉得带孩子是妈妈的事,现在发现参与育儿特别有成就感。”参与活动的居民张先生说。
从弹性岗位到科学养育,从文化塑造到理念革新,万里街道将政策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场景,形成了可持续的生育支持体系。
站在贴满儿童画作的共享走廊里,看着年轻父母们从容接送孩子的身影,这些就是社区“生育友好”最温馨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