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占用学习时间还容易“得罪人”?服务器租用张伯光你当过班干部吗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05-01 05:55: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服务器租用张伯光”占用学习时间还容易“得罪人”?服务器租用张伯光你当过班干部吗

  

  秉持着“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的理念,现在很多低年级班级里创新各种特色班干部岗位,几乎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务。不论是从老师的初衷,还是从家长的角度来看都是好事一件,但是班干部真的好当吗?尤其是随着年级升高,到中学、大学后,班干部似乎变成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占用学习时间不说还容易“得罪人”。那么,该怎么当好班干部呢?

  

  老师

  我们班就是30个孩子每个人都有职务和责任,孩子们很有干劲儿。@杨倩1201

  家长

  我儿子在班里是空调组长,班里空调他负责开关,夏天每天下课得等同学们离开教室他关好空调才回家。@闲时与你立黄昏,笑问灶前粥可温

  我儿子他们也是有黑板美容师、节约小能手负责人之类的,班长就叫管家。@姬逗逗

  让每个孩子都有职位,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这很好!我儿子当过教室门管理员、开关管理员、储物间管理员、图书角管理员……就是一提到班长、学习委员那些带官衔的就从不搭边,问他为啥不参加竞选,他说麻烦,就开关个灯,擦擦黑板啥的挺好。@奇奇宝

  我家娃说班上还专门有一个班干部叫“防早恋委员”。@可可子

  学生

  前段时间竞选心理委员,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从来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讲过话,竞选前几天紧张得睡不着觉,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最后虽然差两票没选上,但是还是很开心有人能投我,也因为上去演讲让大家认识了我,现在同学们碰到我都会和我打招呼,也是件很开心的事。所以大家不要害怕勇敢地上去吧!@几渡渝州

  过来人

  高一时我是唯一的走读生,安排班干部的时候我不在,就只有我没有职务。后来还是被安排了个自行车管理员,但其实骑车的只有我一个人。@大-萨满

  真的挺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上学那会,一小男孩皮得要命,但是很聪明,老师就让他当纪律委员,专门抓纪律,后来慢慢发现他变了,这估计叫以毒攻毒吧。@楚融雪剂

  我初中就是浑浑噩噩地过来的,没有目标,没有奋斗,混过一天是一天。高中碰上了我的班主任,她让我做她的化学课代表,高二又让我做了班里的班长,最后高考也考了不错的成绩,感觉碰上我们班主任是我最幸运的事。@Shane的香河肉饼

  旁观者

  每个人都有职务就都有职责,就会强化对其他同学的理解体谅,还可以增加交流沟通能力和责任心,干好了事情还能增加孩子们的信心和荣誉感。是非常好的提高学生的能力的有效措施!完全支持!@庞

  

  学生

  我们这边到了六年级,尤其是初高中,班上的尖子生能不做班干就不做,推不掉也就弄个卫生委员当当,班长、学委、课代表谁爱当谁当去。@清风竹影

  你越是公平公正,有个别人就越是厌恶你,说你假清高什么的(亲身经历),班上总会有一两个这种人。除非你真的能做到不在意他人眼光,不在意人情,不偏向任何人,不随意下定论,并且成绩在中上游。@倾落伽蓝qwq

  学委、班长都当过的人路过,真别觉得班干部有多少红利,至少和付出比起来不值一提。学委并不会有什么隐性的加分,班长也不会更容易入党,因为我们学校条条框框都是量化分计算的,班干部没有任何加分。所以有些小朋友刚进大学真的要考虑好再竞选,干得很多还要背负同学们觉得你赚了的眼神。@琪琪猫

  我是班长兼数学课代表,班里没有副班,也没有纪律委员,所以班里纪律都是我在管(每天有值日班长,但都不管事),板报也是我主要在出,有的课没有课代表(比如音乐),我也兼任。每天忙得要死还有人不满意,骂我的也有,孤立我的也有,造我谣的也有,还有嘲笑我是工具人的。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404

  我就是班长,感觉特别难,什么工作都得求着他们做,他们自己的事也得我操心,转专业也要让我给填表转格式,感觉自己不是班长是幼师。关键是你给他们干了,他们觉得你就该这么做,不做就说我不好,太难了。@小鬼

  我以前当过卫生委员,催别人搞卫生,也要管纪律。在管纪律的时候我会认认真真记录名字,可是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我,认为我管得严,还天天催他们搞卫生。可他们不知道我们班次次都拿到文明班级都是因为我,有时候他们搞卫生的同学迟来,学生会又要检查,都是我一个人拿着扫把,把卫生搞干净,因为这份工作,我来得比所有人都早。因为班委选举是投票制所以我落选了,老师还对全班说,如果一个人得民心他一定能干好这份工作,为此我内耗了很久。后来我们班的卫生委员为了能在下一次当选,纪律也不管,也不催他们搞卫生,我们班再也没得过文明班级,自习课也是跟菜市场一样。@071

  我向老师提出辞职的时候,列了两点理由,一是太累了,二是我觉得自己的人缘不好,老被同学背后骂,以及当面翻白眼。老师跟我讲了一堆大道理。明明活是我干的,最后却不会有我的名字,只是说全班同学干得好,干得不好的时候,错就全在我一个人身上,都觉得班长这个工作光鲜亮丽,可谁知道背后的辛苦呢?@Dasiy

  旁观者

  不要整太多花里胡哨的名头,不要让人人都当“官”。“官”多了,价值感就低了。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操心自己该“管”的领域,还能集中心力学习吗?要分清主次。@Kokomo

  当课代表和班干部其实好处没多少,甚至还会特别累,有了事老师先找班干部,学业没有交齐老师先批评课代表。而且课代表最卑微,除了当免费劳动力以外,地位和普通同学一样,还容易招人恨。@西琳家有贝贝龙

  孩童时期的班干部,缺少管理抓手和共同价值判断,只能替教师进行命令传达和命令指派,练练沟通技巧还好,但是对长大后的领导力原则提升,帮助有限。@不好管理

  

  家长

  我告诉我儿子,班干部不是管理同学,而是帮助同学,不能和同学站到对立面,否则就很痛苦。做班干部的家长,要鼓励孩子及时把学校的事情和家长交流才能发现问题帮助孩子。@Senorita

  过来人

  记得小学时,我们班曾经有过一次“全员班干部”的尝试,连负责开关窗户的同学都被冠以“通风委员”的头衔。当时大家觉得新鲜,但没过多久,有些同学就开始敷衍了事,甚至忘了自己还有这个“职位”。这让我意识到,头衔本身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责任和行动。

  从教育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可能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重视的成就感。然而,过度泛化反而可能削弱“班干部”这一角色的意义。毕竟,真正的领导力并不是靠一个称号赋予的,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和影响力体现出来的。换个视角,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平等”的追求。人人都有参与感固然好,但如果忽略了实际能力与责任匹配的重要性,就容易流于形式。正如孔子所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与其追求人人有头衔,不如关注每个人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木方与混凝土混合而成

  旁观者

  班委说实话是为班上同学服务的,别把自己代入到领导的身份。开展工作如果不顺利,可以邀请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到工作里。工作开展不是命令别人怎么做,或者发个通知,多和人交流。@momo 小嘴抹了蜜

  班主任不要只让班长做坏事,也要做好事,宣扬班长。比如不要只让他记违纪的,还要他送不舒服的同学去医务室,要他亲手发放奖品,要他能安慰班上同学,要他能处理班级矛盾,要说因为班长所以全班免一项作业,要时不时表扬班长热心肠,感谢他的付出,更要死死为班长撑腰,这样班长才是真正的服众。@空格

  班干部选拔和任职其实是对孩子进入社会的一次历练。如果是班级民主选举,选拔时给所有孩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参与,竞选者展示自我公平竞选,参与者能投出自己心仪的选票。老师当好裁判,客观评价,当好伯乐发现具有管理协助能力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而不仅仅是给学习成绩突出、听话好管理的学生提供机会,这样才能激发大家的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如果有人觉得班干部是份苦差事,那就是TA对于协调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还不足,对于班级事务管理能力还欠缺,自己应该想想怎么提升或者让给能力更强的其他人去完成。@成成

  我觉得轮流当班干部,就能换位思考互相体谅了,每个学生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这样就好管理些,但是老师也要参与,主持公平。@爱华

  学生

  班干部好不好当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很看班主任(或辅导员)的管理风格。我高中在文科班当了两年班长,跟同学们关系都很好,班主任也很少对我们有什么要求。老师都没有架子,班委和同学们之间就更没有什么隔阂了。有事班委留下,但是没人会摆什么架子,大学之后看到摆架子的人还是会很排斥,毕竟在我心目中老师们这么优秀都很平易近人,学生反倒高高在上起来了。实在是觉得很幼稚。@客观250 主观160

  我是团支书,反正我转发通知是原聊天记录里的消息合并转发到班群,这样能看到是谁发的通知,然后再总结整理一下关键信息,配上可爱表情,@一下有关同学,收到拍一拍我之类的。收东西的时候会提醒,但不会一直催着要,到deadline也不交再问一次,这再不交就和我无关了。有比如报名团员啊、报名竞赛啊,都让同学给我发文字消息留痕,口头和我说的也要发个信息补上,重要的入党申请书之类交给我之后要签名确认。@momo

  我已经当了9年班长,在好的班、坏的班都待过,我觉得老师可以设立一个值日班长,就是每一位同学从学号开始轮,一天一个同学当值日班长,当只有一个人记违纪同学名字的时候,那么那个人就是最容易被孤立的,如果你是每天换不同的人,全班的每一个同学都会成为这个人,那么他记名字也就无所谓了。@丞哥

  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因为我们学校要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她列了一个思维导图,我们班30多个人大概有100个左右的职位,逻辑性很强很清晰。

  我们班三个班长,一个班长负责一到两个部门,各个部门有部长,各个部门下面还有细分,一个人至少负责一个项目,我们班的人少之有一个职位,多的能有六七个(加上年级职位),每一个部要定时开例会,至少一个月开一次,主要讨论和总结一个月以来所做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组织交流,最后由部长在班会上做出总结汇报。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要求进行岗位评价,我们就必须做PPT或者写文稿,上台总结我们这几个月来所做的职务内容,对于这一阶段的内容作出总结反思,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规划。而且最后同学们会给你评分,这个分记入综合评价,还要关乎中考成绩和直升的资格,我们不得不重视。

  班主任搞的量化积分也非常的细化,分为黑板分(记在黑板上的分,以小组为单位,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表现,随时加减)和后板分(主要针对纪律、作业、考勤等方面,以个人为小单位,小组为大单位的量化评分),每周做一次小结,每半个学期做一次大结,得分高的组,可获得一些奖品或奖状或优先选座位的机会,我估计她认为优良的竞争环境,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她把我们班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班当时是全年级出了名的,纪律最好的一个班,学习方面也不差。@蜜汁为笑

  主持人说

  班干部,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可靠、能干、有威信的代名词,负责班级运行中的各项事务,也是老师和家长心中“优秀”的代表。但是这只是班干部最为光鲜的一面,另一面因为承担着连接老师传达的任务与同学提出的诉求之间的桥梁作用,也难免在不知不觉中与周围同学生出隔阂。从大家的分享中不难看出,班干部想要既把事情做好又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就需要发动处事智慧,在关键问题上保持威严尽职尽责,同时也需要为同学们着想,不过分越界,避免出现“耍官威”的情况,抱着为大家服务的心态为同学们争取利益。这其中也不能少了班主任的作用,适时把握管理的松与紧,做好全班和谐氛围的润滑油,让班干部真正成为辅佐管理的好帮手,在日常事务中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你认为班干部好当吗?

  来源:半月谈

  策划:张子晴 苏娅

(责编:漠叔批评村民护食行为,不利于团结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