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黑土地上的云服务器租用量电力“春耕图”:9支红马甲守护百万亩粮仓
最佳回答
“云服务器租用量”“五一”黑土地上的云服务器租用量电力“春耕图”:9支红马甲守护百万亩粮仓
哈尔滨5月1日电 题:“五一”黑土地上的电力“春耕图”:9支红马甲守护百万亩粮仓
作者唐丽慧
“合闸正常,电压稳定!”5月1日8时许,八五六农场第三泵站传来一声清脆的确认。国网兴凯湖供电公司青山供电所员工曲宏波摘下绝缘手套,将《用电检查结果通知单》递给泵站管理员,此时他胸前的“党员服务队”红马甲已被露水浸透。这是五一假期里,9支电力“红马甲”队伍在11个农场田间地头的日常缩影,他们用24小时在线的守护,在黑土地上绘就别样的春耕“奋进曲”。

在承担3万亩农田灌溉的第三泵站,万用表在曲宏波手中飞速切换。“水泵电机绝缘、电缆接头密封等关键部位都是检测重点。”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记者解释,“春灌高峰期,我们每周要对电机绝缘、密封接头做两次‘CT式’检查,就像给设备做体检,半点马虎不得。”
泵站外,抽水管道正发出低沉的轰鸣。农场水利科负责人吕征掏出手机展示对比数据:“今年春耕用电故障同比下降70%。每亩地灌溉成本省了4块钱,3万亩就是12万!”这些变化,源于青山供电所建立的“泵站健康档案”——从设备参数到巡检记录,每台水泵都有专属“病历本”,隐患还没露头就被消灭在萌芽。
“老乡,抽水电缆不能泡在水里!”在八五〇农场播种现场,卫星供电所“流动服务车”突然刹在田边。党员服务队队员吴云跳下车,踩着泥泞冲向正在抽水的田间。只见他熟练地掏出绝缘胶带,将浸在水里的电缆接头重新包扎固定,又用木桩将线路架高。“临时用电最容易出隐患,我们每天要跑5、6个地块,就像流动的急诊室。”

针对分散耕地用电需求,卫星供电所推出的“三早”服务正在显效:早对接农户需求、早架设临时线路、早送上春耕电。数据显示,春耕以来他们已新装5块农业电表,改造6.2公里低压线路。最让种植户点赞的,是“村电共治”微信群的极速响应——农户在群里发个消息,平均10分钟就有电力人员接单。“前天夜里11点,我家育苗棚突然跳闸,刚在群里喊了句,供电所值班人员10分钟就到了!”种植大户刘志勇竖起大拇指,“修完电还帮我调温控仪,比自家亲戚还贴心!”
田埂上,国网兴凯湖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朱磊操控着无人机,查看着今年的农网升级蓝图:“261公里10千伏线路改造、100台高耗能变压器更换,这些工程将在今年全部完工。”他蹲下身,抓起一把黑土细细揉搓,“现代农业讲究智慧灌溉、精准施肥,电力得先跟上。比如智能泵站需要稳定的电压,无人机播种离不开可靠的电源,我们的改造就是要让‘电动力’匹配‘新农业’。”

从泵站到地头,从凌晨抢修到日常巡检,9支党员服务队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汗水浇灌担当。正如曲宏波在工作日志里写的:“劳动节守在田间,听着水泵响、看着秧苗长,这才是咱们电力人最骄傲的‘劳动节勋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