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让党的成员服务器怎么安装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如何做到有新意?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05-06 03:59:1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成员服务器怎么安装”让党的成员服务器怎么安装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如何做到有新意?

扎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二十七年,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他被学员誉为“行走的理论字典”。

王公龙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不久前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近10年来,王公龙开展基层理论宣讲600余场,听课总人数达数十万人次。他还连续参与打造多媒体党课,受众超过3亿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公龙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因材施教

对王公龙而言,上党课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平时在外讲课时,常常需要对照课件PPT,有一次王公龙却遇到了电脑死机的问题,课件也打不开了。好在他备课时做足了准备,对讲稿内容也了然于胸,所以虽然最开始被故障“吓出一身汗”,他还是从容完成了讲课。第二天他才得知,这节党课直播的点击量达到了50万人次。“所以我常常跟年轻教师讲,千万要把工作提前做细做实,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王公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因材施教也是王公龙一直的坚持。“跟青年人讲和给干部们讲,课程设计和表达方式不完全一样。”他举例说,在面向社会大众时,讲课内容就要尽可能通俗易懂,语言要简洁干净。“宣传党的理论,首先还是要适应这个时代。”

“听了多次王老师多年的课,每次都有新意。”不少学员感叹,王公龙的课是自己听到的最好的理论党课之一。

近10年来,王公龙开展基层理论宣讲600余场,听课总人数达数十万人次。他先后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开设20多门理论专题课;连续承担上海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轮训班的授课工作,听课人数共计数万人次。

传播中国声音

作为首讲嘉宾,王公龙连续参与打造“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讲”系列音视频党课,由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转载,受众超过3亿人次。他还先后4次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初心讲堂”讲座,通过网络传播,受众逾百万人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王公龙还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给中国人讲,只要有中文稿就可以了。给外国人讲,就要额外准备一份外语讲稿。”王公龙告诉记者。设计对外教学课程时,从设计选题、撰写中文提纲和中文讲稿,到翻译成英文讲稿、制作英文课件,再到搜集视频资料、反复试讲和修改……一堂专题课的完成往往要经过10多道工序。

“给外国人讲课,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就是让他们感兴趣。”王公龙坦言,因为时间有限,他需要把党的理论中最精华、精髓的东西,用最简洁的语言去打动外国的学员。在这一过程中,互动十分重要,“真正好的课程是‘问’,是相互启发,他问我,我也可以问他。”王公龙说,“这样在‘问’的过程中,双方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讲,这叫‘润物细无声’,这样效果比较好。”

王公龙举例说,比如中国人去医院,可以在手机上先预约医生,“外国学员觉得很感兴趣,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再比如河流是怎么治理的?垃圾分类怎么做?外国学员常常提出这类问题,因为有用,外国学员回去(自己的国家)之后能用得上。”

王公龙的课程赢得国际学员广泛赞誉,部分教学专题被专门录制,作为中联部对外教学的示范性课程。他还多次赴国外交流或访学,传播中国声音。

为年轻人发展创造条件

王公龙坚持教学、科研、决策咨询“三位一体”开展工作。教学上,他坚持走“精品路线”,开创并持续运用“问题牵引教学法”,让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学“活”起来。科研上,他主持了包括重大项目在内的4项国家级课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成果多次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作为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他团结带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专家学者,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开展深入研究。作为全国干部教育著名专家,他多次受邀为全国各地党校精品课打磨提供辅导咨询。

“其实我现在做的工作,不仅在马院,其他部门老师的讲稿、他们的国家课题申报,也会找我帮忙看。”动辄几万字的讲稿,看起来虽劳累、也费时间,但对于王公龙来说,是为年轻人的发展尽可能创造条件,也是为党的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添砖加瓦。

(责编:知情人士回应辛巴被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