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浪潮下,我们如何培养“守护者”?静安政企学研四方共话智慧养老人才培养网站服务器托管协议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05-10 02:32:12

最佳回答

“网站服务器托管协议”银发浪潮下,我们如何培养“守护者”?静安政企学研四方共话智慧养老人才培养网站服务器托管协议

“建议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动作舒缓,能活动全身关节和肌肉。以下表格是基于您的健康监测数据提供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今天,在静安区举行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由上海行健职业学校人工智能专业、软件技术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康宝”智能体,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数据提供康养建议,为“60+”群体描绘了一幅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康养生活新图景。当天,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智慧养老教育发展新路径,为智慧养老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我国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3名专业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缺口高达550万……”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校长黄群在致辞中提及一组数字。数字背后是老人对专业照护的渴望,是家庭对优质养老服务的期盼。

在静安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40%,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生活照料,更是心灵慰藉与尊严守护。

面对“银发浪潮”,我们如何培养更多“守护者”?面对这一时代课题,在静安区教育党工委的指导下,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成功申报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数字技术+康养服务”的创新融合开启专业建设,致力于培养懂技术、善管理、怀仁心的新时代养老人才。

会上,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与行健职业学院校长黄群共同为“智慧康养与教育学院”揭牌,这标志着行健职业学院在养老教育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在此基础上,行健职业学院正式启动了“政校行企” 四方联动育人模式。活动中,静安区教育局、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凯成控股有限公司、行健职业学院共同发布了“党建引领聚合力,共筑‘一老一小’幸福梦 —— 党建引领区域养老人才共育”项目,全力构建区域特色的银发产业人才供给体系。

“‘一老一小’幸福梦”人才共育项目,正是该联盟基于人才培养开展的一个子项目。余文君说:“党建引领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红色引擎’,我们通过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创新动能,既服务‘一老’的养老需求,也关注‘一小’的成长环境,让党建引领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

要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智慧养老人才,必须打破校园与行业的壁垒,让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行健职业学院联合上海凯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智慧康养产业学院”,合作培养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并先后与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欧葆庭(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上海百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行健职业学院还与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署专业共建协议,双方将在课程开发、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我们期待建立双向赋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深度融合,将一线的最佳实践提炼成教学标准,真正实现同频共振的产教融合新生态。”研讨会上,黄群呼吁以“双导师”模式优化师资结构,企业专家进课堂、学校教师驻机构,不仅让教育更加“接地气”,也让企业更加“有底气”。

在活动中,行健职业学院智慧康养与教育学院教师潘太健展示了“康宝”智能体,引发与会者的关注与讨论。该智能体系由专业教师团队开发,目前已完成高血压和糖尿病两大慢性病的问诊与知识问答功能开发,每种疾病积累超800条专业语料库,涵盖症状自查、用药指导等高频场景。

本次活动由静安区教育党工委、静安区教育局指导,行健职业学院主办。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