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是交响乐,下楼即音乐厅!”梧桐树下的美育大课java获取服务器ip堂开课啦
最佳回答
“java获取服务器ip”“推窗是交响乐,下楼即音乐厅!”梧桐树下的美育大课java获取服务器ip堂开课啦
跟随上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肖阳的脚步,孩子们穿梭于东方乐器之中,感受中华音乐之美。肖阳还有一重身份,是湖南街道“梧桐导师团”导师。
日前,“音悦梧桐”美育大课堂——金声玉律颂中华·美育深耕承古韵主题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举办。来自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的学生们走进家门口的博物馆研学,沉浸式聆听美育大课堂。
“湖南街道打造了沪上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音乐街区。这里历史文化、音乐艺术等资源要素集聚,我们希望通过资源的嫁接,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传统音乐文化的种子,架起高校艺术殿堂与街镇美育实践的桥梁。”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推开窗是交响乐,下个楼即音乐厅”
东方乐器博物馆的最新展陈,以器说史、以器观俗、以器见人,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通过乐器彰显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孩子们在博物馆内观赏诸如琴、笛、渔鼓、筝等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乐器,聆听着这些无声“时光讲解员”的历史。
活动中,爱菊小学民乐团的学生代表在博物馆里体验了担当“小小演奏家”,三年级孩子们演奏了他们曾在艺术单项比赛中获奖的二胡传统曲目《小花鼓》,用活泼的胡琴声表达兴奋与愉悦的心情。同时,东方乐器博物馆青年教师褚婉吟老师用仿唐琵琶演奏了《水鼓子》。这既是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也是大朋友与小朋友,以民乐为媒的一次生动交流。现场,独特的中国音色,让学子们沉浸在共同的中华情感中。
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认定上海市徐汇区衡复音乐街区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里是上海音乐文化最为浓郁、音乐人才最为集中、音乐演出机构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街道立足音乐街区资源禀赋,以“大思政”理念为引领,与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在思政育人、校外教育等方面深化合作,构建大中小幼社“15分钟思政育人实践圈”,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探索实践。
在上海音乐学院、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等单位共同牵头下,“上海音乐学院校史馆”被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区域内中小幼学校,围绕上海音乐学院创建历程、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针对不同学段开发相关课程;成立“上海音乐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以音乐党课、舞台展演、经典诵读等方式,在街道党群服务阵地、文明实践阵地、中小幼学校中巡回宣讲。
“沉浸式”音乐党课让红色文化根植社区,青少年在上海交响乐团这个世界级“音乐好邻居”的陪伴下,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成长为小小音乐人。“音乐直达人心,富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通过音乐能感受城市的律动与风貌。”相关负责人说,“推开窗是交响乐,下个楼即音乐厅”,能够推动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与音乐街区的“双向奔赴”。
文明实践与街区治理双向融合
2023年4月,湖南街道党工委启动党建引领“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音乐街区。
音乐街区建设过程中,湖南街道党工委把握地域特点科学划分片区,施行党建引领下多元协同参与机制,由区域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各级党组织、居委会、志愿者、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力量共同加入,实施大事共议、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举措,实现资源最大化、人员融合化、力量均衡化。
同时,牵头组建“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启动全市首个“青年发展型音乐街区”,组建了覆盖区域院团、机构、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的“音乐街区青年共治联盟”,通过专业化思维、国际化视角,共商共议街区规划前景,推动音乐街区更有生机、更富吸引力。
湖南街道将持续深化音乐街区建设,深入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今年全年联合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单位推出音悦梧桐·美育课堂、梧桐韵·传统文化、梧桐悦·艺赏街区、梧桐阅·音乐微展、梧桐共享+、梧桐YUE+·实践探索等6大系列30多个项目,努力探索形成更多的共建机制和合作方案,促进文明实践与街区治理双向融合、双向赋能、双向提升,进一步融合红色文化传承与思政育人理念,融合艺术气息与城市生活,打造充满活力与暖意的音乐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