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国内存储用服务器首例!六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领域材料学开启精准治疗时代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05-01 17:51: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存储用服务器”国内存储用服务器首例!六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领域材料学开启精准治疗时代

东方网通讯员顾卓敏4月30日报道:2025年4月30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足踝外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马昕教授的指导下,足踝外科主任医师施忠民专家团队,成功运用国内首个碳纤维聚醚醚酮(CFR-PEEK)骨板完成了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骨科材料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精准的治疗选择。

近日,70岁的侯阿姨因车祸导致右踝关节骨折合并韧带断裂,43岁的叶女士则因外伤致左踝关节骨折。由于两个病例都属于关节内骨折,对复位精度的要求极高。普通金属骨板在术中透视时会差生明显伪影,很难看清关节面的对位情况。然而,碳增强聚醚醚酮板在固定踝关节骨折(特别是复杂三踝骨折)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透光性使医生能够在固定外踝后清晰地观察到后踝复位情况,更易于评估和操作。因而,足踝外科施忠民专家团队针对其病情特点,创新性地采用了CFR-PEEK骨板进行固定,实现了真正的“可视化固定”,使关节面复位这一关键步骤从“经验操作”升级为“精准可视”。术后影像显示,两名患者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位置理想,目前已进入康复阶段。

骨科材料学的发展一直是现代医学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早在2019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就在《国际外科学杂志》发表综述,系统阐述了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有望成为传统金属植入物的理想替代品。足踝外科主任医师施忠民教授介绍:“我们一直在关注这种材料的临床应用转化。聚醚醚酮在颈椎和腰椎融合器以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髋臼杯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在创伤骨科钢板螺钉和髓内钉系统的应用仍相对较少。此次手术的成功验证了其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我国骨科材料创新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未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碳纤维聚醚醚酮(CFR-PEEK)是一种高性能的医用复合材料,它以其出色的抗疲劳强度、与皮质骨相近的弹性模量、射线可透无伪影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脱颖而出。与传统的金属骨板相比,CFR-PEEK骨板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骨骼的生理特性,为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显著降低因植入物疲劳断裂导致的二次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促进早期骨痂生长与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为骨折的早期愈合提供有利条件。这一创新材料的应用,为骨科创伤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近年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足踝外科连续取得技术突破:2024年5月发布第三代拇外翻微创手术国际指南,7月科室获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深耕数智医疗。9月,成功完成了上海首例导航辅助下微创拇外翻手术,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11月又成功开展了创新微创拇外翻治疗的髓内板技术,让更多足踝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比肩国际的高质领先医疗技术。此次CFR-PEEK骨板的成功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创伤骨科的治疗选择。

每一次骨科材料的革新都推动着诊疗水平的飞跃。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马昕教授牵头的马昕足踝专科医工交叉工匠创新工作室依托多个科研平台,建立以足踝外科为中心的医工产研多学科交叉团队,专注于骨科足踝专科的基础与创新产品的临床转化,搭建国际领先足踝生物力学平台。CFR-PEEK骨板的研发正是医工交叉合作的典范,其成功应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更彰显了中国骨科在创新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未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将继续深耕数智医疗与新材料应用推广,探索骨科医疗的“中国方案”。

(责编:岁女孩和岁妈妈练出同款腹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