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再评长和港口交易:必要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都网址找不到服务器可用
最佳回答
“网址找不到服务器”香港《大公报》再评长和港口交易:必要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都网址找不到服务器可用
(原标题:香港《大公报》再评长和港口交易:必要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都可用)
5月1日,针对长和港口交易,香港《大公报》网站发布题为《执迷不悟必将碰得头破血流》的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长和出售港口事件,外交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发声,表达了中央的强烈关切和严正警示。但长和却对此充耳不闻,执迷不悟,如果决意一条路走到黑,最终结果必将会碰得头破血流。
2024年8月28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附近,一艘货轮在巴拿马运河上航行(无人机照片) 图:新华社
3月初相关交易曝光后,政府和民众均表达了强烈的关切和批评,指出交易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严重威胁。但相关企业一方面利用公关手段散布烟雾弹混淆视听,另一方面变换手法继续推进与美方的交易,完全置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于不顾。
中央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非常清晰的。4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度就交易表态,指出“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4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高度关注相关交易,“希望有关各方谨慎行事”。
国家两大部门集中表态,并作出“两个不得”的明确指令,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警示,话已讲得够清楚了!当前美国发动的关税战,是意图扼杀中国发展的全方位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美两国正处于你死我活的“战争状态”,美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它不是要我们的‘税’,而是要我们的‘命’”。在此关键时刻,长和将战略资源拱手相让予美国财团,无异于资敌和背叛。环顾历史和世界,没有哪个地方会容忍此类行为!如果长和坚持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么等待它的将是极其严重的后果。事实上,可用的法律不只是《反垄断法》,必要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都是可以使用的。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指出:“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是中国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如果有人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必将背负历史的骂名。”
何去何从,长和应当作出明智的抉择。
延伸阅读:
李嘉诚的暂缓,只是长和“卖港”之事发展的一个阶段。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倒是为世人所关心的!
文 | 海上客
多家内地与香港媒体报道称,“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称,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这被一些媒体解读为“李嘉诚暂缓交易”。然而,亦有分析认为,“暂缓”并非“停止”。
那么,怎么看李嘉诚的暂缓呢?
1
据先前的一些报道,长和原本将在4月2日签署相关“卖港”的最终协议。然而,到了接近4月之际,又有港媒《南华早报》等披露,4月2日未必是最后签署协议的期限。
及至3月28日,传出“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之言,亦即长和暂缓签署相关协议。
港澳办网站也转发了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采访报道
而值得关注的是,同在3月28日,香港大公文汇新媒体报道了其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采访。
“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海叔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不仅转载了这一问答,还转载了大公文汇新媒体所作视频解读。
自长和发布“拟售港口”消息之后,香港大公报等所作报道、评论,已先后被香港中联办、国务院港澳办等相关平台转载。
国务院港澳办也好,香港中联办也好,都是中央管理香港特区事务的机构或者派驻机构,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主要工作任务显然与之不同。
图为李嘉诚 图:资料
由此也不难看出,长和所涉及的有关“卖港”的交易,不仅仅涉及香港事务,也涉及整体上得遵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的问题。
2
看大公文汇新媒体的报道,接受其采访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所披露内容看,反垄断执法二司主要有这些工作职责:
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
负责查处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查处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案件。
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监督执行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
指导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和合规工作。
尽管相关报道并没有披露接下来国家层面对长和此笔交易的审查,具体涉及上述五项中的哪些项目,但可想而知,既然称“将依法进行审查”,则截至3月28日,相关审查一定还没有开始,起码没有全面铺开。
自3月28日至4月2日,短短四五天时间,能否全部审查清楚呢?
显然不能够!哪有审得那么快的呢?
也正因此,李嘉诚方面提到暂缓出售。
长和运营的巴拿马巴尔博亚港,相关港口买卖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引起持续热议 路透社
这里未必有什么缓兵之计,既然其与贝莱德签署了相关协议,则如今只是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审查。如果审查下来这些交易都合法依规,特别是没有涉及垄断等等问题,则可以去履行协议。而如果发现其中有问题呢?难道仅仅停止与贝莱德之间交易,或者说停止履行协议就够了吗?
海叔个人认为:
一旦发现长和相关违规协议,则不仅仅是卖不掉相关港口的问题,还要依法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假若如此,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了。
当然,目前看,既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尚没有公布相关审查结果,不妨假以时日,希望认真审查,仔细厘清,到时候出了结果,我们拭目以待。在结果出来之前,不能说长和一定就涉及违法。
3
倒是也要注意香港特区政府以及各界的反应。
有报道称,早在3月4日,港府就意外得知长和将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业务,立即与该公司联系。
这说明了什么呢?无非说明港府认为兹事体大,不仅涉及长和自身的利益,也涉及香港特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利益。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商业交易!
李家超称,港府已经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营商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手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3月18日在行政会议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称,“社会对该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港府已经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营商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手段”。李家超还表示: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从中已经非常清晰地表露香港特区政府的态度。
有法律界和政界分析人士认为,长和集团此次陷入了一种自己造成的两难境地,在当前的国际局势大背景下,无论选择退出交易还是继续推进交易,都无法全身而退。
拿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的话说:如果长和集团继续推进交易,中国方面肯定会不满,不过目前还无法确认中方会采取具体怎样的措施;但如果叫停交易,特朗普方面也肯定会报复。
换言之,其继续售卖、推进交易,中方不满意;如终止交易,则美国又有人不满意。这令其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但如果国家方面出手呢?
一位专门从事商业交易的律师表示,常见的买卖协议通常会包含违约条款,以明确违约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非违约方的补救措施。这或许为以合理方式终止交易提供了一些可供协商和操作的空间。还有专业人士表示,如果确认涉及非法行为,政府也可以介入并叫停交易。
如此看,李嘉诚的暂缓,只是长和“卖港”之事发展的一个阶段。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倒是为世人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