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和大学生一起,在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把艺术和web服务器基础功能科技玩出新花样
最佳回答
“web服务器基础功能”博导和大学生一起,在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把艺术和web服务器基础功能科技玩出新花样
4月29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的同学相聚在大零号湾艺术中心,在这场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展演上,不仅有同学还有博导,他们一起以艺术为媒、科技为翼,展现出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与创造力。
这次的展演舞台上,充满了“高科技”的含金量。主持人王子轩来自上海电机学院,实验室里,她是专注攻坚半导体材料的科研新秀;RedLife乐队成员中5位乐手来自宇耀科技的科研团队,学历涵盖本科至博士,乐队创始人兼鼓手还有另一重身份——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易正芳教授,他们诠释着“硬核科研”与“柔软艺术”的和谐共生。青年学子们还充分展现出在科技与艺术交叉领域的想象力,通过舞台讲述、数字展示等形式,在展演当晚向大众呈现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建筑等领域的融合成果:上海交通大学Minecraft社团社长季诺澄博士带领60余名跨专业学子,用一亿块像素构建了“方块交大”虚拟校园;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闫威旭则展示了如何用AI技术构建中国传统纹样的数字化系统……
演出现场,充满“科技感”的学子和团体,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及旗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轻音乐团等专业国有文艺院团合作,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一个个青春气息十足的节目。由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创作演出的民族民间舞《江南》,曾斩获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专业舞蹈领域最高奖项);华东师范大学VIVA合唱团携67名成员登台献艺,以全新编排的混声合唱《世界赠与我的》展现声乐艺术魅力;上海交通大学的学子们以校史剧《霞光颂》为蓝本创作了原创短剧《见字如面》,通过徐光宪院士与妻子高小霞院士的科研报国故事,生动诠释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崇高信念……现场观众感慨道:“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面貌在这些年轻人手中重生。”
今年的这场大学生艺术季打破了校际壁垒,成为青年学子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3月,电机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奔赴马桥旗忠村,开展“彩绘振兴路·旗忠展新颜”主题墙绘活动。师生们以经典神话人物哪吒与敖丙为灵感,将“破旧立新、和谐共生”的寓意融入画作,让原本单调的墙壁焕发勃勃生机,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通过艺术传递环保理念;定向摄影活动则引领着大学生们走进大零号湾科创功能区,用镜头记录下区域的蓬勃活力;华师大的非遗创意、上海交大的舞蹈专场等活动,让学子们以多元形式展现艺术才华,让艺术处处触手可及。
此次艺术季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