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发布 我国已构建河南服务器电源怎么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

最佳回答
“河南服务器电源怎么选”2024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发布 我国已构建河南服务器电源怎么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
(原标题:2024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发布 我国已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数字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的生活。然而,网络空间的复杂性也给未成年人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召开发布会,公开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报告》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议题,系统呈现我国在该领域的法治实践与建设成效。
完善的法律体系筑牢坚实根基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等,对网络法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报告显示,我国已构建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核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2024年1月,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同年11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在充分体现法律法规要求、系统总结有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成年人模式建设、运行和使用等全链条方案,明确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通用规范和移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的未成年人模式要求,为企业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提供指引。
从地方层面来看,各地也积极依据上位法开展相关立法工作。陕西省在新修订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中增加“网络保护”专章,浙江省在新修订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重点针对“网络保护”专章进行修改完善。这些地方立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各项措施,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全方位法律保障网络。
高效行政监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024年,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网信、工信、公安、版权等部门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打击传播虚假和低俗信息、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网络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报道,2024年7月中旬以来,网信部门在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过程中,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专项行动从严处置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毒视频”。网信部门指导重点平台完善涉未成年人内容审核标准,将管理要求以治理公告、站内信等形式触达网络主播,从严处置2.1万余个相关违规账号,关停直播3.2万余场。
司法保护彰显法治温度与力度
司法机关在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方面积极探索,展现出法治的温度与力度。2024年,我国司法机关重点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强司法裁判规则建设,依法保障网络空间公平正义。
2024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导性案例,明确网络诈骗、利用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案件的惩处原则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要求。同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建立“三审合一”审判机制,贯通刑事、民事、行政一体追责机制,建立线索移送、刑民衔接、公益诉讼衔接等机制,充分整合审判资源,加强网络空间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
社会合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
除了法律体系、行政监管和司法保护,社会各界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合力。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虚假信息治理、反网络暴力、反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我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浙江、贵州、西藏等地网信部门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开展“e起护未来”“守‘未’凉都・e路‘童’行”“e法同行守护未来”等法治宣传活动,努力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火墙”,全国多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如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等,向未成年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网络普法进校园活动。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持续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管、司法保护与社会治理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清朗、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