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着力提升民杭州安川服务器回收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佳回答
“杭州安川服务器回收”浙江着力提升民杭州安川服务器回收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浙江着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从打造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到开发扭秧歌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再到火爆出圈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去年以来,一家家浙江民营企业厚积薄发、惊艳亮相。
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浙江经济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榜单上,浙江民营企业上榜数居全国前列。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为浙江量身定制了“八八战略”这一总纲领总方略。其中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真心实意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浙江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
办事无忧、无事不扰,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
湖州市长兴县,浙江荣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计划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历时3年研发的国内首款高性能“锆质唇砖”,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让我们得以集中资源,心无旁骛深耕主业。”公司生产经理卞忠景说。
这是浙江致力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生动注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浙江从充分尊重企业家、依法保护企业家、精准服务企业家等方面提供法治保障。“法治建设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家解决困难,让企业家坚定信心。”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浙江将深入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落实落细《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3个70%”“7个不准”等举措精准落地,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今年1月底,浙江发布2025年全省经济政策体系。其中,利好民营经济的干货有很多。
聚焦中小企业,新增无还本续贷4000亿元左右,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提振民间投资,省“4+1”专项基金、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新增能耗等要素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力争提升到“三个80%”,推出一批能源、交通领域优质项目吸引民间投资,核电、海上风电项目民营资本参股比例不低于10%。
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周向军表示,要以政策一致性推动部门联动、紧密协同,一切围着企业和群众转。
政策有力,机会更多。今年,浙江将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国企民企战略协同,让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建设平台、集聚要素,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去年,传化化学研发的前纺产品,打破了国内纺丝巨头长期使用进口油剂的格局,为中国化纤产业的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我们坚持年复合增速不低于50%的科技投入,建立‘研究员、工程师、科学家’三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原创性、突破性等创新能力。”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
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占比超过80%。
今年,浙江努力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章,推动以企业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完善“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
之前,湖畔实验室(数据科学与应用浙江省实验室)在年度大会上发布了多项创新成果,涵盖AI多癌早筛等多个领域。
作为浙江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承担建设的省级实验室,湖畔实验室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将前沿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浙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成双十平台(10家省级实验室和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布局。截至目前,双十平台已累计服务41个科技园区和141家企业,签订技术转让等合同606项、实际到账金额7.62亿元,孵化创办企业83家、社会融资超20亿元。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表示,浙江将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强化产业需求对接,打通成果转化通道,推进科创平台与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
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浙江民营企业正展现出充沛的创新活力,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创新企业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眼下,浙江正在政策环境、基础要素、重大项目等方面持续用力,力争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高地。
畅通渠道、扩大开放,推动“产品出海”向“价值链全球化”跃升
一群年轻人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四周键盘的敲击声和鼠标的点击声此起彼伏……在义乌市促佳贸易有限公司,争分夺秒写在每个人脸上。
“我们在全球的仓储面积近4万平方米,在部分国家开设了自己的跨境独立站,目前注册的中小卖家已超120万户,其中九成以上是海外卖家。”公司总经理涂宏名预计,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5亿元。
民营企业是浙江外贸的主力军。2024年,浙江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占全国份额迈上12.0%的新台阶;有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出口增长10.0%。
聚焦多元市场开拓、外贸结构优化、外贸企业需求,浙江今年努力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深入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全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力推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迭代升级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浙江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朱军介绍,全年将组织超过1000个团组、1万家次企业赴境外拓市场、增订单,支持重点展会100场以上。
畅通“出海”新链路,抢抓海外贸易新机遇。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钱清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的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部分国家注册商标,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专利。
“去年,公司跨境销售额达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金蝉布艺总经理杨卫干劲十足,“我们今年要充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义乌深化国贸综合改革方案获批为契机,浙江突出做好平台提能级、枢纽建强、模式创新“三件大事”,持续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加快推动重大改革落地见效,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巩固经济稳进向好态势。”浙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人民日报 记者 李中文 刘军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