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被电子屏北京流媒体服务器幕包围

来源: 搜狐专栏
2025-05-13 13:35:39

最佳回答

“北京流媒体服务器”别让孩子被电子屏北京流媒体服务器幕包围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向陕西省西安市市长建言,建议学校取消用电子屏上课,认为教学用电子屏使得学生们用眼疲劳现象普遍,导致视力下降。西安市未央区政府回应称,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目前校方采取了改进措施,比如非必要不使用电子屏,必须使用时单节课电子屏开启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等。

  如今,电子屏幕正深度渗透课堂内外。今年3月是我国第10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是“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如何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做好学生的近视防控,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

  小龙上小学后,妈妈林歆注意到,孩子频繁眨眼,还总喊眼睛疼。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上课期间,小龙几乎整节课都盯着教室前方的电子白板。这块电子白板安装在两块黑板正中间,孩子们上课时,电子白板都在视线范围内。

  随着教育科技不断进步,电子白板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室的通用配置,由此带来的学生近视防控问题备受关注。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委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如今在部分中小学,课堂教学大量使用电子白板,课后作业也需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中小学生面临被电子屏幕包围的挑战,视力健康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现状进行调查,在1.6万余份有效问卷中,超过八成的教师赞同学生减少使用带屏幕的电子产品,96.4%的家长担心孩子过度使用带屏幕的电子产品。姚明希望发起一项倡议,在每个学期选定一天,24小时内所有人都不使用手机,让孩子们脱离电子化环境,去体验真实世界。

  上小学的孩子眨眼越来越频繁

  北京家长韩梅发现,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刚戴上近视眼镜,又开始频繁地眨眼睛。她身边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眼睛干涩,爱眨眼睛”。

  在小龙就读的小学,老师有时会在家长微信群分享上课照片,林歆每次查看,都能看到教室前方的电子白板亮着,而黑板上除了日期和课程表,很少有其他书写内容。在她看来,“黑板已经成了辅助”。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某小学教室,体验电子白板的使用情况。当坐在教室最左侧窗边时,阳光直射而入,电子白板上播放的课件,在记者眼中呈现灰黑色,屏幕中间被一团模糊的白光占据,根本无法看清课件内容。记者换到教室中央的后排位置,反光问题虽得到缓解,但课件字号过小,辨认起来仍然比较吃力。

  小龙的校园生活中,上课高度依赖电子白板,大课间孩子们跟随屏幕上的示范视频做课间操,上室内体育课时老师借助电子白板播放课件开展教学……

  电子白板表面光滑,当室外光线投射进教室,极易产生反光,在业内,这种现象被称作“眩光”。2024年4月刊发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的《小学教室多媒体白板和显示屏的眩光状况分析》一文中,来自江苏省无锡市卫生监督所学校卫生监督处、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与食品卫生科的几位作者写道:“眩光会使人的视觉功能降低,教室中的眩光会导致某些位置的学生看不清,降低教学效果。长期作用则会造成心理不适感和视觉疲劳,进而引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偏头痛、眼部疾病等生理不适现象。”

  如今,中小学里电子白板的使用极为普遍,不少幼儿园教室也安装了这类设备。北京家长赵茵的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就读,孩子眼睛对光照比较敏感,看电视10分钟就会频繁眨眼。在幼儿园,老师讲授英语、拼音等课程,都会借助电视屏幕,尽管每次时长控制在15分钟内,但孩子放学回家后,眨眼的频率明显增加,“还很用力”。赵茵不免担心:等孩子进入小学,电子屏幕的使用会更频繁,该如何保护稚嫩的双眼?

  教学离不开的电子屏

  贵州某县英语教师李慧是电子白板的忠实用户,在她的教学中,每节课都要使用。李慧介绍,电子白板展示的课件很生动,动画、音频、课堂游戏应有尽有。此外,在白板上绘图,能轻松实现拖动、旋转操作,在展示立体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李慧从教6年,课堂游戏是她在电子白板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她将小学五年级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比赛,让学生选单词、句子,比拼答题的正确率。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读英语的学生,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游戏中。

  在她看来,电子白板不仅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替代传统教具,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讲解人体部位的单词时,李慧用“小猪佩奇”来示范,她一边拖动“小猪佩奇”的身体部位,一边念相应的单词。过去,她用的是自己做的教具,“一会儿这里折了,一会儿‘胳膊’断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而在电子屏上,学生可以“无限玩”——刷新一下,就能重新开始。

  此外,电子白板有时还能充当“助教”。李慧要在课堂上讲授新内容,无法抽出时间带学生复习、听写,她会提前将听写单词录入电子白板,并设置好时间,让班长届时开启白板,学生们就能顺利完成听写任务。

  李慧记得,有一次某班级电子白板出现故障,学生们说只听老师讲课比较枯燥,学校将这个班的学生转移到其他教室,继续借助电子白板上课,直至原教室的设备修好。

  北京市朝阳区某学校数学教师易淑将同样认可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他提到,数学“新课标”大力强调“信息融合”,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几何画板、教学辅助软件等工具,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应用更加普遍。

  林歆曾做过小学教师,她理解低龄儿童需要靠直观的方式来学习。林歆记得,她讲授“把12个兔子分到3个笼子里”的题目时,为了更生动,她给每个小组都做了“兔子”和“笼子”。“有了教具,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摆放。动手多了,能加深孩子们的直观印象。”

  在一些教师看来,电子白板减轻了老师制作、布置教具的负担,课件色彩丰富,能吸引孩子注意力,复杂内容通过视频展示,讲解效率高、孩子理解快。对此,林歆表示认同,但她仍期盼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可以兼顾孩子的学习效果与视力保护。“现在,校内校外都离不开电子屏。”

  放学后,部分老师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也离不开电子设备。林歆发现,孩子每天完成作业时都需要面对电子屏幕。语文、英语的读书作业要用手机打卡,数学老师以图片形式发送题目。有些家长会将作业打印出来。但有时老师通过App布置作业,App内容无法打印,孩子只能对着屏幕做题。

  山东小学生家长张璐说,老师每天会发作业图片到群里,孩子看着手机写作业,完成后再拍照回传。

  不少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已经存在用眼过度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不少幼儿园孩子既要忙于学琴、参加“幼小衔接班”,休息时又多在室内玩玩具。眼视光专家提醒,练琴、玩积木等活动同样属于近距离用眼行为,长时间进行容易导致孩子视力下降。

  2024年2月,山东省日照市人大代表张健在日照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关于落实中小学课堂电子屏教学时长限制的建议”,指出使用电子屏后,老师讲课速度加快,对学生的注意力提出更大挑战。

  张健在建议中表示,电子屏幕的特点是直射光、富蓝光、刷屏快、高对比、颜色艳、反光多,容易使眼睛肌肉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疲劳,导致无法看清物体,产生远视性离焦,刺激眼轴长度增加,增加近视发生。儿童青少年眼球透过性好,对光刺激敏感,更容易受到视屏类电子产品的影响。此外,长时间集中精力看电子屏幕,还可能导致中小学生颈椎变形、抽动症等一系列问题。

  找到教学效果与视力健康的平衡点

  当前社会进入屏幕时代。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4亿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同时保障学生视力健康,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林歆了解到,当地另一所重点小学已开始使用护眼电子屏幕。尽管尚不清楚其实际护眼效果,她还是希望孩子们教室的电子屏能尽快更换为护眼屏,或采用投影设备。

  一名从事教室电子白板研发的技术人员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白板与电视机的显示技术非常类似,都是以LED灯作为光源投射到屏幕上。研发过程中,他所在的团队开展大量场景化应用研究,在全国多地教室做实地研究,分析设备与环境光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教室灯光、开窗方向、天气、阳光照射角度、学生位置等因素对电子白板显示效果的影响。同时,调整LED芯片发光频谱分布,降低有害的高能蓝光能量,采用直流调光等技术解决屏闪问题等。

  传统黑板因表面粗糙,较少出现眩光问题。这位技术人员解释说,电子白板需要兼顾屏幕粗糙度与显示清晰度,如果表面过度粗糙,显示清晰度会大幅降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电子白板业内已有相关技术,可以在实现防眩效果的同时,确保图像显示清晰。

  有些家长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希望在教室重新采用投影仪。

  这位技术人员从事显示研发工作十余年,他记得,上大学时教室里用的是投影设备,需要拉上窗帘、调暗灯光才能看清幕布上的字迹。而且投影设备依赖高亮度灯泡照明,灯泡亮度会随使用年限衰减明显。

  近日,一则“小学生称教室电子屏幕影响专注力与视力”的短视频受到关注,这名小学生抱怨,在教室里一天到晚都要看电子屏幕,但坐在教室侧面,屏幕就会反光、看不清;而且电子屏幕出字很快,跟不上难免走神儿,影响专注力与视力。

  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陆续出台文件,对电子屏幕教学时长进行规范。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规定,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中小学每节课40分钟,使用电子屏幕时间应控制在12分钟左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一位姓刘的眼科医生建议,老师要定期给学生换座位,学生在课间不要看电子屏幕、课后也要控制用眼时间,“建议每用眼三四十分钟就休息十分钟”。同时要为孩子们多提供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她认为,最重要的是控制用眼时间,让眼睛得到休息,“近距离用眼尽可能少、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尽可能多”。

  (应受访者要求,林歆、赵茵、张璐、小龙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